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2023云计算十大关键词”,分别为应用现代化、一云多芯、分布式云、低/无代码、软件工程、系统稳定性、云原生安全、云优化治理、中小企业上云、超算/智算服务。
(资料图片)
关键词1:应用现代化
云原生成为数字基础设施,加速应用现代化发展。基于云计算基础设施构建技术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组织流程和用户体验全面提升的现代化应用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从技术角度看,云原生已成为数字基础设施。从大环境看,数字时代引发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在多种因素的驱动下,以云为底座的应用需要充分契合时代诉求,迈向现代化。
关键词2:一云多芯
算云融合带来异构复杂性,一云多芯是重要解决方案。随着云计算和算力深度融合发展,异构的底层硬件、客户操作系统及支撑软件等因素加剧算云融合进程的复杂性,一云多芯应运而生。一云多芯是一种屏蔽异构技术栈差异,提供统一的云计算环境和管理方式的技术架构,可以实现多种平台环境的高效协同,为保障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3:分布式云
多方需求推动云计算向分布式部署演进,各行业利用分布式云加速转型升级。集中式云计算部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所有用云场景需求,将云能力扩展到任意位置,实现算力分布泛在、弹性敏捷部署、全局管理调度、一体安全防护,满足时延敏感、数据合规、大型组织分支机构管理、分布式应用治理等业务场景需求,推动政务、金融、交通、制造、能源等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关键词4:低/无代码
低/无代码推动软件编程平民化,引领业务和技术真正走向融合。减少成本投入、提升技术组件复用度和需求响应速度、加强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是企业对低/无代码的首要需求。随着AIGC的兴起,低/无代码2.0将基于大型预训练模型,支持理解和生成代码、组件、可视化操作界面等开发元素,进一步强化低/无代码组件化、高复用、高灵活的特点,直接触达业务需求,极大提高研发流畅度。
关键词5:软件工程
云上软件研发需求日趋规模化和多样性,平台工程应运而生。云时代大量应用高频率发布和部署,故障模式难以预测和跟踪,软件交付速度与软件质量的平衡问题也愈加凸显。伴随着云上软件研发的需求日趋规模化和多样性,平台工程应运而生。平台工程是自助式内部开发者平台的技术架构和运营管理模式,通过实践平台工程,可减轻开发工程师的认知负担,屏蔽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实现应用程序灵活扩展升级,提高云应用性能和安全性,最终提高研发效率、实现快速高质量交付。
关键词6:系统稳定性
云上系统稳定性保障挑战巨大,SRE(站点可靠性工程)提供“稳保”方法论。SRE作为一种以韧性为核心的实践方法,在云上环境中能够提供系统稳定性保障的最佳实践。通过关注系统韧性、自动化、故障管理和跨团队合作等方面,SRE能够支持事前故障预防、事中故障发现与定位、事后故障止损与优化,帮助构建和维护在云上环境中稳定韧性的系统。
关键词7:云原生安全
云安全加速向云原生安全演进,聚焦以应用为核心的全栈安全。云原生经过多年发展,已实现高质量规模化落地。云原生革新了云上软件架构和应用构建模式,建设面向云原生的新安全防护体系成为保障云上安全的刚需;同时,云原生不可变基础设施、可编排、弹性敏捷等技术优势也在赋能传统安全,助力安全与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的深度融合,云原生安全成为云上安全防护的最佳路径。云原生安全技术生态日趋成熟,聚焦以应用为核心的全栈式安全防护。
关键词8:云优化治理
云优化治理内涵不断丰富,加速企业降本增效。随着企业核心业务逐步上云,云资源使用量和架构复杂度不断提升,企业面临云成本管理、资源治理等优化治理挑战。随着企业需求不断扩大,云优化治理的理念、技术、工具、生态全面发展,支撑企业云优化治理能力建设,加速企业降本增效,进一步释放云计算价值。
关键词9:中小企业上云
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上云,中小企业是上云用云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在数字化发展中主要面临业务数据分散、自动化水平低、个性化需求高、建设预算有限及缺乏技术人才储备等痛点问题,亟须上云用云提高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低成本定制化开发能力。SaaS服务成为中小企业上云用云的主要选择,“一站式”模式降低中小企业上云用云门槛。
关键词10:超算/智算服务
云计算促进算力资源服务化、普惠化,超算/智算服务加速推动产业发展。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其逐步推动智算/超算服务以资源交付走向任务交付,实现算力资源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推动智算/超算服务的普惠化、泛在化。在智算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涌现出众多应用智算的服务场景,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和智慧制造等,智算服务成为众多行业发展的“催化剂”。以航天、国防、气候建模和石油勘探等领域为主的高精尖领域依靠超算提供的服务不断发展进步,超算服务成为衡量尖端领域发展的“晴雨表”。 (作者 柯文)
编辑:王韵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