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知识改变命运
2、知识、技能与才干
3、搭建知识体系,构建知识晶体
01
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一直奉行“知识改变命运”,中国大多数家庭都重视子女教育问题,希望子女能通过上学获得更多知识,考上好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其实“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我们知道还有另外一句话: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从知识的定义来看,知识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的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知识是比较死板的,如何应用知识才重要。比如我们学生时代都一起学习各种知识,各种公理、定理、定义等,但是考试时,却不能运用这些知识答题,生活中我们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就是不懂得如何应用知识的原因。
现在社会上,也不再唯学历论,要看个人能力。这里的能力就是应用知识、技能、才干解决问题的本领。能力是要通过工作结果来呈现的。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时代,知识的获取相对以前更加容易,如何管理好知识,应用好知识才是关键,才是能力的体现,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02
知识、技能与才干
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职业规划中,有能力三核的说法。就是指能力由知识、技能和态度构成,通过工作结果来呈现。
知识是我们知道和理解的东西,广度和深度是评价标准,往往由名词来表达,比如文学、书籍等等。由于大部分知识都是基于特定场景的,这部分能力迁移性不好。比如同样是老师,教物理的老师的专业知识,就不能迁移到生物中去。
技能:我们能操作和完成的技术,熟练程度是评价标准,有一定的迁移性,一般由动词来表达,比如摄影、滑雪、投篮等。比如学习的能力,就可以从物理学习迁移到数学学习。还比如沟通能力,既能在汇报中用,也能在说服别人时用。很多工作都需要沟通能力。
才干是我们无意识使用的技能或者个人特有的品质。有强烈的个人特色,无评价标准。这个层次的“能力”是迁移性最强的,而且往往是潜移默化地在使用。比如细心、热情、有责任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个人品质。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会得到应用和体现。一个热情的人,不会只在工作中热情,在朋友交往中,往往也比较热情。
能力三核中知识是迁移能力最差的,即使你读到了医科博士,也照样不一定会做程序员开发系统,隔行如隔山,说的是知识的差距。
但是对于知识的应用层面,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大部分技能都由70%的通用技能(沟通、执行、管理)和30%的专业技能组成。你完全可以把以前学到的通用技能迁移到新的工作岗位,再加上新学习的技能,工作就能迅速上手。比如职场中跳槽时,你可以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跳槽到事业单位的人力部门,像刚才提到的程序员,可以从一个电力行业跳到互联网行业。
至于才干,则基本没有行业的差别,可以完全通用。
职场牛人如埃隆马斯克等在几个行业都做得很好,移动支付、电动汽车、火箭上天、脑机接口等多个领域都能做到顶尖水平,就是他先在一个领域做到顶层,发展出知识、技能和才干,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在另一个领域复制,也很快容易成功, 只需要更新新领域的知识就行,技能和才干复用原来的。
把知识提炼成技能,把技能内化为才干,一通百通。在多个领域学习,形成自己的技能和才干,最后连点成线,构成自己成功的人生。乔布斯就是这么做的,他大学辍学时,并没有离开大学,而是学习了美术,苹果的字体就来源于他的美术学习。
03
搭建知识体系,构建知识晶体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已经是海量存在了,我们指望自己记住全部知识,早已经是不现实的事情。
即使是在春秋时期,庄子就提出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求无涯,殆以。的确,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在于他拥有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能应用这些知识完成哪些事情,带来哪些价值。
现在很多人喜欢收集知识,收藏了一大堆电子书、文章,到处是碎片化知识,有时碎片化知识不但不能帮助自己进步,还会成为自己进步的阻碍,碎片化知识是负担,成体系知识是资源。
古典老师在《跃迁》中,曾提到“知识晶体”的概念,知识晶体是借鉴了原子结构的形状,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原子组成,就是因为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知识晶体是知识点构成的结构性知识,每个知识点就如同碳原子,知识晶体通过构建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在知识提取时,方便立即找到。知识晶体就是知识的提取密码。
有些人学习投入不大,但是特别擅长整理和结晶,能从众多散乱的知识里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晶体。
很多人天天学习,能力却没有什么提升。源于他们只是做了知识的搬运工,而不懂得加工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晶体,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果你知道学什么,也知道如何学,那么最后需要知道的,就是如何在需要的时候调取知识。
知识量不是重点,让脑子里的知识形成多少知识晶体才是知识提取能力的关键。知识晶体的好处是将散乱的知识点作为一个整体便于记忆和调取。
不是我们学习了多少知识,记住了多少单词,关键是我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这取决于我们的知识体系、知识架构,以及知识晶体的多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