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青、紫、黑……从古至今,人们惯于从天地四时里追寻色彩,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诉说着神州大地渲染出的绚丽缤纷。
在云南,人们常用“七彩”来形容这片土地,但若问云南各地是什么颜色,不同人心中自会拥有不同的答案。
(相关资料图)
或许是东川红土地上最为夺目的一片绚烂红土,是梅里雪山上的一抹晨曦霞光,还可能是普洱古茶林里最鲜嫩的那片绿芽……大自然宛如最有创意的调色师,向人们展现出云南独有的迷人的风光。
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快跟着春城晚报-开屏新闻一起,用细腻柔婉的色彩打开云岭大地,感受属于云南的诗意浪漫吧。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北连昆明、东接文山、西邻玉溪,南与越南接壤,国土面积32931平方千米,是全国唯一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因美丽的红河穿境而过得名。
红河有多美?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是五彩斑斓的哈尼梯田,是美不胜收的异龙湖,是蜿蜒前行的滇越铁路,是热气腾腾的过桥米线……在这些美景中,你最喜欢哪种色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五彩斑斓
“三千四百年”的历史文化名片
千年哈尼梯田,作为红河“三千四百年”的历史文化名片,无疑是色彩最丰富的一张。五彩斑斓,绘成一幅大气磅礴的山河画卷。
文涛 摄 图据元阳县融媒体中心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通讯员 胡艳辉 摄
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龙俊 摄图据元阳县融媒体中心
梯田是人类在农业文明进程中创造的奇迹,是人与大自然的伟大杰作,是雕刻在土地上的年轮。
从清晨到傍晚,不管你何时去观赏,都可以看到梯田,变换着不一样的色彩。
黄莉 摄
清晨,当你慵懒地从被窝苏醒,眯着眼望向窗外,便会看到梯田云雾缭绕、青山含黛。
官佩琳 摄图据元阳县融媒体中心
中午,当你在餐桌上享受着红米、鱼、鸭、蛋等美味时,一阵微风拂过你的脸颊,一缕阳光照到你的手背。此刻的闲暇时光,尽情感受梯田的美好时光。
通讯员 胡艳辉 摄
傍晚,站在看梯田日落的观景台上,看着与夕阳交相辉映的万亩梯田,感受其气势磅礴。
柴保辉 摄图据元阳县融媒体中心
蓝
风景秀丽的“第二西湖”
异龙湖自古风景优美,夏有荷花,冬能赏远道而来的候鸟,湖畔乾阳仙洞、广胤霜钟、白浪渔歌、西廓鉴湖、三岛晨游、焕文迎辉、西堤柳浪等景观让人赞叹不已。一年四季,游人不绝,有“第二西湖”之称。
异龙湖位于红河州石屏县,呈东西向条带状,湖区内地势平坦,微向东南倾斜。异龙湖有大小入湖河流20条、主要有城河、城南河、城北河,入湖河流中除城河有常年流水外,其他均为季节河,出水河道在东端老洪山与回龙山之间的新街村,经长山谷汇入南盘江。异龙湖畔的七十二湾,湾湾不同景,正是如此丰富的美景资源,游玩异龙湖,成了众多游客的首选。
高旭 摄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374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636公顷,湿地率达97%,有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及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公园内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共记录维管束植物47科135种、蕨类植物4科4种、种子植物43科131种。
孔祥敏 摄 图据石屏县融媒体中心
大面积的浅滩和湖面,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和栖息之所。使异龙湖湿地公园,成为候鸟及其他鸟类的越冬地和繁殖地。紫水鸡、白骨顶鸡、黑翅长脚鹬、太阳鸟……迁徙前来的鸟儿数不胜数。到了冬天,大批前来越冬的红嘴鸥成了异龙湖的常客。
黄翘楚 摄
褐
百年历史的“小巴黎”
来到红河,不得不提碧色寨火车站,它是热门电影《芳华》和《无问西东》的取景地。碧色寨的美,不在表皮,更在其背后的悠久历史。
碧色寨位于云南蒙自市的草坝镇,有着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的称号。它是滇越铁路上百年老站,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当年由法国人设计,那时的碧色寨空前的繁荣,国内外商人蜂拥而至,被当时的昆明人、越南人称为“小巴黎”。
作为见证20世纪初蒙自商业辉煌时代的碧色寨火车站,至今仍然可以使用。说起它的历史,漫长而几经曲折,如这古老的铁轨在蓝天下蜿蜒伸向大山深处。如今米轨小火车已经停止客运,但你来到碧色寨,仍能感受到百年工业所带来的气息,在这一栋栋法式建筑中体验别样风情。
夕阳西下,走在碧色寨,红瓦黄墙泛着一种融融的暖色,那口掉了指针的时钟向世人证明自己是来自遥远的巴黎,使人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
图据红河文旅
红
那一股诱人的味道
高汤盛于“海碗”,一层铜钱厚的热油浮于汤面保温固鲜。生肉滚上蛋液入汤,熟肉次之,菊花瓣随后,紧接着是豆腐皮、豌豆坨、素菜……最后米线入碗。几涮之后,生肉生食迅速氽熟。食材与汤汁完美融合,鲜美馥郁之余,又不会因长时间烹煮而破坏食材本身的味道。
这便是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蒙自过桥米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名小吃,有着“到蒙自没吃过桥米线,等于没到过蒙自”的说法。
“蒙自过桥米线”源于新安所,始创于明代正德年间移民屯守新安所的江南汉族移民。公元1517年,中央政府在临安府蒙自的新安所(旧时称补瓦寨)布置军队驻防、筑城和屯田。此后,江南的生产技艺和饮食文化随之传入蒙自。米线便随之在蒙自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起来。
据丰子恺、陆文夫、汪曾祺等人研究,“过桥”一词,在苏州的饮食文化中,指的就是吃面条时,先将“浇头”盛在小碟中,另用一只汤碗盛汤,然后将“浇头”和面条放入汤碗中食用的方法。将“浇头”放入汤碗中的动作即“过浇”,所谓“过桥”实为“过浇”的苏州俚音,久而久之当地人读其谐音为“过桥”米线。(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整理内容源自云南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红河发布、红河文旅等)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